

-
首页
-
CRO服务
- 杂质检测
- 基因毒性杂质
- 元素杂质
- 工艺残留杂质
- 残留溶剂
- 有关物质
- 蛋白残留/酶残留
- 研发服务
- 分析方法开发
- 分析方法验证
- 结构确证
- 毒理学服务
- PDE计算
- 工艺杂质评估
- Case Ultra软件评估
- 表征服务
- 分子量
- X射线衍射/晶型
- 红外
- 紫外
- 热分析
- 含量/纯度分析
- 含量/纯度
- 水分
- 元素(碳氢氮硫氧)
- 杂质制备服务
- 杂质制备
-
质量体系
-
案例分享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CRO服务
- 杂质检测
- 基因毒性杂质
- 元素杂质
- 工艺残留杂质
- 残留溶剂
- 有关物质
- 蛋白残留/酶残留
- 研发服务
- 分析方法开发
- 分析方法验证
- 结构确证
- 毒理学服务
- PDE计算
- 工艺杂质评估
- Case Ultra软件评估
- 表征服务
- 分子量
- X射线衍射/晶型
- 红外
- 紫外
- 热分析
- 含量/纯度分析
- 含量/纯度
- 水分
- 元素(碳氢氮硫氧)
- 杂质制备服务
- 杂质制备
-
质量体系
-
案例分享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对某口服药物中的元素杂质的ICP-MS检测
对某口服药物中的元素杂质的ICP-MS检测
药物中的元素杂质在合成、制备甚至是仪器设备上都有可能引入,这些杂质对药物的影响甚至可能因为潜在的毒性引发药物毒副作用,随着各种控制越来越严格,需对有意添加的元素杂质进行评估和控制,微源检测实验室查阅文献资料根据ICH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中各元素的PDE值,利用自有的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某口服固体制剂元素杂质进行了检测。该口服固体制剂样品其处方工艺特点以及给药途径,需对镉Cd、砷As、铅Pb、汞Hg、钴Co、钒V、镍Ni元素杂质进行检测。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从常规分析到科研研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现有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适合高复杂基质的样品分析。样品前根据现有选择高压密闭消解,对消解温度、时间、功率、压力等各因素进行考察,最终确定选择HNO3作为溶剂。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工作条件:检测模式为碰撞反应池(KED)模式,碰撞池为氦气,待测元素为V、Co、Ni、As、Cd、Hg、Pb,内标元素为Sc、Y。
溶液制备:稀释剂、对照品储备液A、对照品储备液B、系统适应性溶液、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储备液A:精确量取As和Cd元素标准溶液各0.2ml、Hg元素标准溶液0.6ml、Pb元素标准溶液1.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稀释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对照品储备液B:精密量取V元素标准溶液0.5ml、Co元素标准溶液各1.0ml、Ni元素标准溶液2.0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稀释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样品用研钵碾磨至细粉状,称取样品0.1g置微波消解仪消解罐,加入10ml硝酸,200℃消解20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量瓶,用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取对照品储备液A、对照品储备液B适量,加稀释剂逐级稀释成含各元素一系列浓度的线性溶液,取各线性溶液,以各元素浓度(μg/L)为横坐标,各元素响应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10ml硝酸消解罐中,200℃消解20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量瓶,用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空白溶液。取空白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各元素的浓度,计算11次各元素浓度的标准偏差(SD),以3倍SD为检测限。取线性试验溶液S1连续测定6次,当测定结果的RSD≤15%时,以该浓度作为定量限
实验结果7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8,线性范围包括各元素限度的50%~150%。取线性溶液测定响应值的RSD各元素在1.4%~6.7%。确认该样品的元素杂质风险低,无需将上述各元素杂质定入质量标准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