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见异物”?为什么要对注射剂等进行检查

什么是“可见异物”为什么要对注射剂进行该项检查

 

在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中这样描述“可见异物”存在于注射剂、滴眼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μm;在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IX H项中略作补充修改:“可见异物系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um后者“滴眼剂”改为“眼用液体制剂。

 

无论是静脉注射还是非静脉注射的药品均在检查范围之内“滴眼剂”2010版药典改为“眼用液体制剂”应包括溶液型和混悬型二种。微源检测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GC-MS、ICP、IC、HPLC、XRF、GPC、SEM、D-SIMS等仪器结合基础化学常用手段及相关特性验证,多方面验证分析结果对可见异物可进行相关的检测分析。注射剂需要进行“可见异物”检查的类型应包括所有液体型的注射液,注射用的无菌粉针剂(粉末状或冻干块状)以及注射用无菌原料药。

img1


可见异物检查的法规依据依据“药品管理法”第32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不过药典对“可见异物检查”规定的演变也是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使检查法更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和科学化。由药品管理法“第32条可知”中国药典附录IXH项的规定为国家标准是药事监管部门、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经销环节对注射剂质量控制中“可见异物检查”结果判断的法定依据。

存在于注射剂或眼用液体制剂中目视可常见的“可见异物”可以分为下列几种:金属类可见异物、玻璃类可见异物、纤维类可见异物和其它可见异物,主要来源详见表格:

 

金属类可见异物、玻璃类可见异物、纤维类可见异物和其它可见异物来源

种类

主要来源

金属类可见异物

金属屑(粒)

制药设备中的金属元件相互碰撞、摩擦形成的微粒

金属(微)片

制药设备中的金属元件相互碰撞、摩擦形成的微粒

金属块状物

外界物在(分)装时带人,如灌装针头的断裂

玻璃类可见异物

玻璃屑

玻瓶破碎时产生的微小玻璃碎眉(粒)

玻璃片(脱片)

玻瓶破碎时产生;玻瓶内壁脱落;药物对玻瓶的腐蚀

玻璃粉末

玻瓶破碎时产生;玻瓶制造时带入;不良包装对玻瓶污染

纤维类可见异物

短纤维(线状、丝状、片状、块状)

配料、清洗用纤维类抹布;包装材料;衣服;头发

长纤维(长度≥2mm)

配料、清洗用纤维类抹布;包装材料;衣服;头发

其他类型的可见异物

色点、白点、黑点、棕点、红点等

药液过滤不彻底带入;容器、软管、管接件、垫片;管道、阀未清洗干净;工作环境里浮游的尘埃粒子

焦状微粒

安瓿瓶口、药物烧焦而成

橡胶屑(片)

胶塞未清洗干净带入;针刺过程中落屑;药物与胶囊作用从胶囊内析出

丝状或絮状异物

药物析出形成的异物;受药液pH、温度、缓冲剂配伍溶剂的影响而产生

 

对于在产品中经常会出现的可见异物,生产企业的QC部门需采用过滤方法收集归纳分类,用显微照相的方法放大成图片,作为实物比对或培训灯检人员的教材。同时,也可进行总结,提出防患措施,对注射剂中可能出现的异物进行风险评估,寻找对策,规避质量风险。更多可见异物问题欢迎随时电话联系微源检测,我们将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您提供技术解答!

 

 

新首页    药学研究    药物-其他    什么是“可见异物”?为什么要对注射剂等进行检查
创建时间:2022-03-23 13:2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