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源检测实验室提供USP、ICHQ3D等要求下的药品元素杂质相关检测

微源检测提供USP、ICHQ3D等要求下的药品元素杂质相关检测

药品生产企业在研发药品过程中的元素杂质有多种来源,它们可能是与生产设备或包装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也可能是合成过程中有意添加的催化剂的残留。药品中的元素杂质的含量应被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范围内。基于药品质量标准和有关要求,需要对药品生产工艺中的情况,对元素杂质进行分析检测。

 

图片1

 

元素杂质相关指南及法规有:ICH Q3D GUIDELINE FOR ELEMENTAL IMPURITIES(元素杂质指导原则);USP <232> ELEMENTAL IMPURITIES—LIMITS(元素杂质-限度); USP <233> ELEMENTAL IMPURITIES—PROCEDURES(元素杂质-程序)。ICH Q3D GUIDELINE FOR ELEMENTAL IMPURITIES(元素杂质指导原则)和USP <232> ELEMENTAL IMPURITIES—LIMITS(元素杂质-限度)中,均把元素杂质分为四类,并明确了1类、2类(包含2A和2B亚类)和3类元素的限度值。

 

● 1类元素包含砷(As)、镉(Cd)、汞(Hg)和铅(Pb)四种元素,在药品生产中禁用或限制使用。

● 2类元素通常被认为是给药途径依赖型的人体毒素。根据它们出现于药品中的相对可能性,进一步分成2A和2B亚类。

● 3类元素口服给药途径的毒性相对较低(高PDE值,通常>500µg/天),但在吸入和注射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中仍需考虑。除非这些元素是有意添加,否则在口服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中不需考虑。

● 其他元素由于固有毒性低和/或区域监管的差异性,其PDE值未被确定。

 

有时元素杂质在低于毒性阈值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药品的其他质量属性(如:对原料药降解有催化作用的元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证将元素杂质控制在一个更低的水平。对其他元素杂质,应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限度,使其符合产品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其他基本的质量要求。

实验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现某一元素杂质存在时,首先需要根据有关要求确定该元素杂质在药物中的含量水平,确认样品基体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形式。根据元素杂质的情况查问文献及数据库,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实验室ICP-MS/OES,根据需要检测的元素情况选择并确定初步的检测方法,为最终完整的方法验证做好准备。如果验证不符合预期,则在排除系统问题后,改进和优化方法后,可以再次进行预验证。如果存在多种元素杂质,则需要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检测实验,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杭州微源检测可参考USP <233> ELEMENTAL IMPURITIES—PROCEDURES(元素杂质-程序)中第一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第二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开展制剂(口服制剂、注射剂、喷雾剂等剂型)及原料药、辅料中元素杂质检测方法的开发、验证(确认)和样品测试工作。针对日摄入量大、基体复杂的制剂(如脂肪乳类注射剂)或基体高的制剂中元素杂质进行检测,进行方法的开发、验证(确认)和样品测试工作。

img2

img3

 

元素研究团队致力于提供基于ICHQ2、ICHQ3D、中国药典2020版规则下药物元素杂质研究服务。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药品生产企业元素杂质分析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在CGMP管理体系指导下提供:元素杂质半定量扫描,口服药物、注射药物中元素杂质研究、工艺添加等其他高风险元素的研究、方法建立及样品检测、整体元素杂质风险评估等研究服务。能够满足境内外多体系药物注册申报研究要求,支持客户审计,并可以配合完成全球各国家或地区药监部门的现场核查。

新首页    药学研究    元素杂质    微源检测实验室提供USP、ICHQ3D等要求下的药品元素杂质相关检测
创建时间:2023-03-13 22:04
浏览量:0